爱莲说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而他梅

我国古代的文人骚客,都喜欢借物喻人,用植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是宋代的思想家,理学的开山始祖。《太极图说》中提出了,太极、阴阳以及太极与无极之间的关系。大文豪鲁迅,是周敦颐的第三十二代孙;我们的周恩来总理,是周敦颐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总理与鲁迅是同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对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喜爱。警示人们要做君子,花中尚有君子,人中也同样要做高洁的人。陶渊明独爱菊,是因为菊花在东篱之下,就可以采撷得到。而且秋天时候更盛,对着南山,在幽静的山谷中,安于平静清幽。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保持高洁品质的做人准则。白居易咏草,赞扬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用草的坚韧,来表达人们要做平凡之草,但是却要有不凡精神。贺知章咏柳,也是抓住平凡的柳树,给人以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美好享受,告知人们春天来临。平凡之中见真理,早早感知春天的喜悦。王安石咏梅,凌寒独自开与雪竞相开放,而且胜雪芬芳,表达了一种顽强傲雪的精神。郑板桥爱竹,画竹写诗,用竹虚心向上的精神,鼓励自己进步。看淡名利,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除了这些诗人,还有好多借物喻人的典范。其中北宋的隐逸诗人林逋就是一位,他梅妻鹤子,终生不娶。隐居西湖,养鹤种梅。现在的西湖还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被后人称为咏梅绝唱。他一生精通经史百家,不慕名利。每逢好友前来,童子就放出仙鹤找他。友人们每当看见他驾着小舟,仙鹤盘旋他周围而回,都不免惊奇无比。不过,林逋死后,墓被盗挖。可是只有一端砚和一玉簪,并没有其他贵重物品。可见林逋,安于隐居生活,不追名逐利。以诗会友,驾小舟游遍西湖周围。安心养鹤,种梅,享受自己隐居的人生。古人的这些行为,在今天可以说是一种行为艺术。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追求完美世界的高洁清幽的生活方式。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他们的雄心抱负无法施展,只能通过另外一种隐居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dwh/268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