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资源 > 我的脱贫故事幸福生活在眼前盘州市淤泥 >
我的脱贫故事幸福生活在眼前盘州市淤泥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我叫杜丙成,今年46岁,是盘州市淤泥乡麻郎垤村三组村民,年,因为一家人缺乏技术进入了贫困户序列,当年在村干部的帮扶下顺利脱贫。我生在农家,长在农家,早年和妻子一起靠着家里的土地养育着两个女儿,日子一贫如洗。因为自己没什么文化,我一直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学习知识,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条件读书,我寻思着一直种地可不行,得找点别的事情做,于是我放弃了种地,开始在附近打临工维持着家里的生计开销。 只要有零工可以打我就绝不缺席,可就算我辛勤务工,家里依旧贫困。孩子们读书需要照顾,我和妻子为了照顾孩子没有办法外出务工谋求更好的生活,只能在附近有一天没一天的打着零工,收入不稳定,也难以致富。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的有力推进,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持续推进,村里的帮扶干部得知我的家里的情况后,帮忙牵线搭桥,介绍我到附近的煤矿去上班。到煤矿上班后,我每个月能拿到两三千元的工资,帮扶干部还帮忙把我妻子也介绍到附近的超市上班,每个月也能有多块钱。两口子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们家的条件逐步稳定上升,收入稳定了,加上这两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供孩子们读书已经不成问题。 想着自己年纪越来愈大,早些年干体力活现在身体有些吃不消,所以我辞去了煤矿的工资自己在家里做点小生意,村里又给我安排了护林员的工作,既能守护我们这的一方水土,每年还能有一万元的收入。现在幸福日子就在我们眼前,摆脱了“贫困帽”,原来我们家入不敷出,现在家里存上了1万多元,日子是越来越好。 对于未来,我想再多存点钱把家里的房子装修一下,也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不辜负我和妻子的希望,不要像我一样没文化,将来走出大山,走到更广阔的天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顾冰洁编辑谢勇勇编审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