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优势 > 看着就心疼寒夜,杭州这群泥潭小伙的 >
看着就心疼寒夜,杭州这群泥潭小伙的
记者李维和通讯员沙豪海
这几天,许多人都在朋友圈刷这么一组照片:寒夜里的村道上,不少小伙子满身淤泥,满脸疲惫坐在村道上。也有小伙子还蛮乐观,用沾满淤泥的手比了一个V字。
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12月20日晚上,杭州消防荆余路站消防员小伙子出的一次警情。那天晚上将近六点,有人给消防报警说,余杭街道溪塔村半路凉亭位置有一位大伯陷入泥潭,爬不出来了!
接到报警后,余杭消防立即调派荆余路站1车7人前往处置。小伙子们赶到现场,倒吸一口凉气:眼前的淤泥地没有灯,一抹黑,却有一点亮光在深处不断晃动。里头还传来呼救声音,这位大伯说的方言,小伙子们也听不大懂。附近的居民说,这块地原来是鱼塘,“后来鱼塘不弄了,就把淤泥填进去,平时也没其他用。”大伯为什么会有一点亮光呢?居民们推测,“他是为了抓泥离的河蚌,所以戴了探照灯。”消防员们打着灯,目测了下现场面积。这块鱼塘差不多一个篮球场大小,而这位五十岁上下的大伯被困于泥潭的中间位置。“我下半身已经陷在淤泥里了!”大伯情绪激动,“一个钟头了已经!”虽然大伯说的是方言,但小伙子们还是依稀听懂了一些。大伯说自己很冷,陷在泥里的腿都冻僵了,而且很害怕!但又不敢乱动,怕自己越陷越深……救人事不宜迟,大家立即展开救援行动。消防员从车上拿来三把救援梯,拉到九米的最大距离,然后并排铺在淤泥上方,形成两条救生通道。同时,两位消防员穿戴好防护装备,小心翼翼踏在梯子上,慢慢往大伯位置靠近。在岸上的消防员们也担心战友们的安危,所有人分为三路拉住绳索,连驾驶员也跑下车,一起来帮忙把大伯拉上来。这两位去救大伯的小伙子一踏进淤泥地,就感觉是真的冷!淤泥地不同的位置有些硬,有些软,也想不通大伯为什么要冒这个危险。
整个救援过程中,泥潭也因为吃重,底下的淤泥也在不断渗出。因为大伯半个身子都在泥里,大家往回拉时,也是拼尽了全力,足足花了半小时才把人安全拉回岸上。
这位大伯此时早已精疲力竭,因为鼻孔和嘴巴都沾满了泥,说话声音都很微弱了。大家赶紧拿矿泉水帮忙清洗,并把他送上救护车。好消息是,消防员们的拼尽全力,最终让大伯相安无事。经过医生确认,大伯情况良好,冻僵的腿部经过检查也问题不大,最后自行回到家中。
倒是小伙子们累坏了,直接坐在村道上大口喘着气,浑然顾不上身上的淤泥。同行出警的通讯员赶紧拍下几张照片,记录下了这个难得的“淤泥时刻”。
编辑王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