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优势 > 小龙虾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呢仅仅是靠打洞 >
小龙虾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呢仅仅是靠打洞
从事小龙虾养殖的养殖户都知道,在寒冷的冬天很难在养殖池塘水体中发现小龙虾,而池塘四周的池埂却存在很多洞穴。那么这些洞穴是小龙虾打的吗?是小龙虾用来冬眠的吗?答案是肯定的。自然环境中,小龙虾主要靠进入自己所打的洞穴度过寒冷的冬季。小龙虾洞穴一般长度0.8-1米,直接4-6厘米,洞穴多集中在水面10-20厘米以上的“向阳面”,洞穴形状不一。那么小龙虾什么时候开始挖掘洞穴呢?是在冬季吗?答案是否定的。小龙虾挖掘洞穴时间与环境温度及水温度变化紧密相连。小龙虾除了在繁殖季节、高温季节及生存环境恶化是掘洞外,当养殖池塘水温低于20℃时,便会出现小龙虾打洞越冬现象。当水位低于15℃,小龙虾出现大量打洞现象;当水温低位8-10℃时,小龙虾已经大部分完成掘洞,并进入洞穴,部分洞穴会出现被泥土封死现象。当水温接近0℃时,小龙虾正式开始进入洞穴越冬,并将洞穴全部用泥土封死。那么那些没有能力打洞的幼苗是如何越冬呢?虽然掘洞是小龙虾基本生物习性,但刚孵化或体格较小的幼苗还是没有能力进行掘洞的。这部分幼虾主要靠躲避在池底的淤泥、腐败的有机质中、水草等温度相对较好处进行越冬。尤其是腐败的有机质,当有机质腐败时会释放出热量,幼苗依靠这部分热量就可以安全度过冬季。因此对于虾稻养殖来说,将水稻秸秆进行堆积,在冬季有助于刚孵化的幼苗越冬。当养殖池塘水位较深时,小龙虾掘洞时间会相应延迟,因为水深会造成池底水温相应较高,可以满足小龙虾正常生存及代谢需求。因此在冬季加深养殖池塘水位,是有益于小龙虾越冬,尤其是没有打洞能力的幼苗。养殖条件下,小龙虾掘洞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份。由于小龙虾掘洞需要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且越冬时小龙虾自身还需要储备能量。因此小龙虾必须提前掘洞,在气温适宜状态下能够快速获取能量。对于小龙虾养殖户来说,小龙虾主要掘洞季节一定要加强饵料投喂,尤其是高蛋白饵料,已补充小龙虾能量消耗及越冬储备。如果此时不重视饵料投喂,很可能出现小龙虾掘洞期的高死亡率。这就是为什么养殖户能够发现部分小龙虾死在还未完成的洞穴处。小龙虾进入洞穴越冬时间的长短与环境气温紧密相关。小龙虾通过自身能够感知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当每年3-4月份,环境温度达到15℃便会出现小龙虾出洞觅食。到了每年4月中旬是小龙虾出洞的高峰期,此时对于小龙虾养殖户来说,一定要加大饵料投喂,快速补充小龙虾冬眠损失的能量,同时也有利于小龙虾捕捞出售。此时万不可管理疏忽,造成饵料投喂不及时、肥水不到位等,导致大量出洞的小龙虾因缺少食物来源而导致的不必要死亡,最终造成经济效益受损。本人长期从事小龙虾养殖,销售等小龙虾产业相关的工作,如果想获取更多小龙虾养殖知识与小龙虾产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