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西高铁我先行七年攻克天下黄土第一

《银西高铁我先行》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高铁建设背后的故事,甘肃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这里坡塬交错、沟壑纵横,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其中上阁村隧道开挖更是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工程难题,为此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专门成立科研课题组,反复数百次实验,用了七年的时间终于将其攻克。

05:39

年,在银西高铁勘察设计阶段,当进入甘肃庆阳段时,工程师们心里很清楚这厚厚的黄土层里面可能会暗藏着危险,就在董志塬地区,设计团队发现了一个“拦路虎”。

银西高铁的上阁村隧道,地处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隧道含水量高达33%。“雨里挖掘、泥里支护,在淤泥里打隧道”,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它也成为了银西高铁全线一级的风险隧道,也是影响银西高铁能否按期顺利通车的重要控制性工程。6.78公里的上阁村隧道,从勘察到建成用了7年的时间。

中铁第一设计勘察院银西高铁地质专业高级工程师朱军

湿陷性黄土,它是特殊的岩土,遇水之后,它的物理性力学性能就会发生改变,承载力极具下降,在施工过程中它会出现开裂、变形,按老百姓的话讲叫烂泥扶不上墙,会发生局部坍塌,处理不当的话甚至会产生冒顶。

面对重重困难,铁一院银西高铁庆阳指挥部和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成立技术小组,在建设单位的帮助下,联合设计、监理单位及有关专家联合攻关,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论证,各个击破。

中铁第一设计勘察院银西高铁庆阳分指指挥长隧道设计负责人于介

主要是采用固和排的方式,对软塑黄土进行处理。对软塑黄土的围堰我们进行注浆加固,我们采取地表升井降水,把它的洞的周边的水进行引排疏导,保证围岩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含水率可以降到大约22%。

另外,技术小组将隧底钢管混凝土调整为预留孔袖阀管注浆方案,破解了软塑基底加固难题,加快了进度,使隧道长期存在的变形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12月10日银西高铁终于完成了全线的安全评估。

中铁22局银西铁路宁段YXZQ-2标项目部总工程师杨长青

上阁村隧道历经天,从年10月份开始开始施工,一直到年的基本上6月底贯通了,我们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一块石头也算落了地了。

中铁第一设计勘察院银西高铁庆阳分指指挥长隧道设计负责人于介

银西这个项目我这里整整进行了7年,我的小孩也是7岁,在7年过中,银西高铁相当于我的另一个孩子,特别是看到我们图纸上的工程,一步一步转成为实体,特别这些路、桥、隧道,而且能看到老区的人民,在后来乘着高铁走一走看一看,我也觉得值了。

记者:牛大力高凌胡志冠张宁刘赛刘仲雄师杰

编辑:刘赛徐海鹏

实习:胡严方郝若琳

责编:张婷

↓↓↓这些新闻你不该再错过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zlyy/266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