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前景 > 老钓友告诉你窝子有泡不咬钩的应对办法,大 >
老钓友告诉你窝子有泡不咬钩的应对办法,大
我相信很多钓友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肯定会回想起自己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窝子里面的鱼星都快跟滚烫的开水一样,翻锅了一样,但是就是不咬钩。此时只留下一脸迷茫的我们。
不管是在野钓还是在黑坑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把的泡泡就是不吃饵,特别是我们垂钓的对象鱼是鲫鱼跟鲤鱼的时候,都恨不得自己下水看看是什么原因。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会出现窝子里面全是鱼泡泡就是不咬钩的原因?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究竟该怎么处理?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白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我们的窝子做的是没有问题的。既然窝子里面有鱼星就说明鱼已经游过来了,已经聚窝。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让鱼儿开口咬钩。
为什么会出现窝里有泡但不咬钩的情况。
1、鱼找不到饵料
前面我们有说过,有鱼泡泡浮出水面说明鱼已经聚窝,可为什么不咬钩了?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不是鱼不咬钩,是它们根本找不到你的饵料。我们想一想,不管是黑坑还是野钓,常年垂钓的地方淤泥一般都会比较厚,当我们打窝下去后,鱼群过来以后会疯狂地摄食,特别是我们夏秋季节的时候。
鱼群不停地拱食的话,水面上就会出现大片的泡泡,这时候当我们把钓饵抛投下去的时候很容易沉入到淤泥中,鱼群发现不了你的窝料,自己也就导致我们的浮漂没有信号。加上饵料的味型不断地吸引着鱼群,这样你的窝子里面的泡泡会越来越多,有时候锚到鱼的话,会跟滚烫的开水一样,但是就是没口。
2、窝料打得过多
“要想钓得多就得多打窝”这句话在钓鱼圈应该很流行,不管在任何钓点环境,其实只要诱来了鱼,就不建议一次性打大窝,更重要的是如何续窝。其实钓鲤鱼跟鲫鱼跟钓罗非不一样,罗非的话可以一次性打很多,但是垂钓任何鱼种续窝都比较关键。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窝子是不是一次性打得太多了。
3、窝料与饵料味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得窝料可能比钓饵更吸引鱼群,比如我们得窝料得气味过大,最常见的就是小药加多了,造成死窝的情况。所以我们钓鱼饵料与窝料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遵循“浓引淡钓”或者“淡引浓钓”的搭配原则,主要目的还是区分窝料与饵料不同的作用。
那么基于上面所阐述的三点原因,我们再谈一谈遇到这样的情况究竟要怎么去解决?从哪些方面着手,调整思路是什么?
1、调整饵料状态
调整饵料状态主要是调整钓饵的比重,我们在开饵的时候加多一些雪花粉或者轻浮来调整饵料的比重,饵料尽量开制的软一点。这样方便饵料在水底下降的速度,而且不那么容易沉入淤泥中,让鱼群及时地发现我们的钓饵。
2、调整铅坠的位置
在我们正常调钓的基础上,把铅坠往浮漂方向上拉一些,延长子线在水中摆动的幅度及减缓饵料落水到底的速度。这样可以给鱼群发现鱼饵的时间更长,方便觅食吃饵。
3、调整浮漂的调
为了不让饵料沉入淤泥中,我们调漂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饵料轻触底,给鱼群发现饵料的机会。对此我们可以选择调高钓低,比如平常我们调4钓2的时候,可以调8目钓2目都可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钓离底。
4、调整钓点的位置
如果一直在窝点都没有口,我们可以尝试在窝点周边位置试一试,窝点鱼群过多造成发现不了饵料,在窝点周边下杆可能会有好效果。
在这里就简单地谈了4点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但也涵盖了大部分的解决办法。在这里需要提醒一点,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切记不要太着急,特别是我们提竿的时候,不要因为锚到了鱼而炸窝了。
今天就跟大家聊这么多,其实钓鱼最重要的是随机应变,不能固守成规。要知道有鱼不咬钩肯定大部分原因还是跟我们钓鱼人有关,积极地去尝试不同的方法改变现状,才能让我们的技术更进一步。如果大家有不一样的看法也可以留言交流。
《作者介绍》:老谈,一个热爱钓鱼的80后中年人,希望把自己对于钓鱼的理解和认识与广大钓友一起分享和交流,希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