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玉棺绝世兵器金缕玉衣神秘文物带

年初,盱眙县公安局接到一个报警电话,说是在当地一个废弃厂房里停着一辆白色汽车,汽车后座上躺着一个人,几天了都一动不动,希望警察过来看一看。

警察赶到现场调查,发现后座上躺着的那个人已经死亡,尸体并没有明显的外伤。接着警察继续查看现场,希望找到关于凶手的线索,然而打开汽车的后备箱,又发现了一具尸体。

现场清查结束,警察并没有发现导致二人死亡的直接证据,但是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二人鞋底都沾有一种特殊的泥土——白膏泥。

白膏泥又称青膏泥,是一种秦汉时墓葬中常用的泥土。但一般墓葬不会有这种特殊的泥土,只有古代高级别的墓葬才会使用。

很快警方就确认,这是由盗墓引发的死亡案件,并根据车辆破获了这起震惊全国的盗墓案。

案件告破后,考古队进驻盗墓现场,勘探古墓。考古队很快发现了,在当地人叫做龙塘的旁边有一个盗洞,就是这批盗墓贼打的。

盗墓贼所打的盗洞并不是像常见的盗洞那样直通墓室,而是在地下走了一个折线,最后终点就在墓室的正上方。

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龙塘下面的山叫做大云山。在古代墓葬的选址很重要,大云山是周围方圆几十公里内海拔最高的山,而且在风水上看,是一块风水宝地。

龙塘的水被迅速抽干,在塘底的淤泥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很多古代盗墓工具。这才知道整个龙塘并不是什么地面防盗系统,而是一个古代遗留下来的巨大盗洞。

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些标有刻度的尺子,尺子上面的一尺长24厘米。汉代的一尺长23.1厘米,现代的一尺长33厘米,而只有魏晋一尺长24厘米。

看来这些标尺和梗就是三国时代留下的。而传说三国曹操曾经专门设立一个官职叫做摸金校尉,由他带领专门的军队,盗墓取材,补贴军用。

接着考古队发现这座墓是一条拥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型大墓。在古代,帝王的墓穴是亚字型的,有四条墓道;

诸侯王的墓穴是中字型的,有两条墓道;侯爵的墓穴是甲字型的,只有一条墓道。

被探明的遗迹显示,陵园曾经有密集的古建筑群,也还有围墙、道路、阙基等遗迹的存在。陵园的大小,规模也是一个诸侯王陵的大小,高贵的标志。

当时从现场地面上捡取的一些文化遗物,初步判断龙塘下面的墓很有可能是汉代的墓。

并根据山顶散落的带有“东阳”铭文的瓦片,发现龙塘下面很有可能埋着一位与“东阳”有关的汉代诸侯王。

考古队列举了六位候选人的名单:

第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

第二个是挑起吴楚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

第三个和第四个是江都王刘非刘建父子

第五个是刘邦的亲哥哥,合阳侯刘仲

第六个是棠邑侯陈婴

因为这座墓穴是拥有两条墓道中字型的大墓,暂时排除刘仲和陈婴。

荆王刘贾也可以暂时被排除了,因为西汉初年经济是比较困难的,连开国皇帝刘邦坐马车,想找几匹颜色一样的马都找不到,所以刘贾不太可能建这么大的一座陵园。

另外,刘非、刘建父子这两个人,在史书上记载也是寥寥了几十个字,没有什么大作为,也不太像陵园的主人。考古队继续往下挖,掀开所有的封土,墓室展现了出来。

发现了金缕玉衣的残片,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死后穿的殓服,有近枚玉片经黄金制成的丝线穿起而成,工艺精湛,存世量极少。

金缕玉衣一般是皇帝穿用,诸侯王只有皇帝赐予才能用,不是皇帝赐的,还不能用。到现在发现西汉达到诸侯王级别的墓葬大概有六十座,而金缕玉衣才发现几件。

墓室的外回廊部分逃过了盗墓贼的历次洗劫。它的上层摆放的大都是一些被按原比例缩小过的冥器,而外回廊的下层却是专门摆放实用器的地方。

估计可能当时盗墓贼进来的时候,外回廊已经塌陷了,导致上下叠加,盗墓贼没能发现下层金银所制的实用器,而上层冥器并不是盗墓贼所喜欢的。

汉代是中国古代最讲究厚葬的朝代之一,并且在当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下,当时的王公贵胄他们会将大量生前使用的器物和金银珠宝带入墓中,同时也为死后的生活专门打造一些随葬的器物。

整个外回廊是专门摆放陪葬品的区域,依照器物的功能陪葬品被逐一安置在此。比如有的是摆沐浴用品的,有的是摆音乐文物的等等。

首先出土的是一大堆漆器,没过多久,从其中在一个漆盒里面清理出一件造型奇特的玉石。一开始专家也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用的,直到后来专家才知道这鱼形玉石是用来磨面部,

使皮肤光洁、亮。而史书中记载的西汉贵族是非常重视仪容的。所以这些漆器的用途则很有可能是墓主人用来放化妆品的。

甚至还发现了一个十一子浪盒,也就是1个大化妆盒里面装了11个小化妆盒,每个小盒子又装了不同的化妆品。直接比马王堆辛追夫人的九子奁盒还多两个。

看样子这位诸侯王化妆比女人还要繁琐。除了化妆品,还有大量洗浴用品出土,包括浴盆、浴盘、一整套搓澡石。光搓澡石就有四种,材质逐渐细腻,这位诸侯王洗澡都要洗四遍。

随着墓室的清理,墓室的结构也逐渐显现出来,是一个黄肠题凑的结构。黄肠椁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黄就是指柏木的黄心;

肠就是指这种黄心柏木中最极品的那一小撮木心,细细的,圆圆的,像一根肠子;题就是头的意思;

凑就是凑拢的意思,也就是用这些极品的黄肠题凑成一面墙。黄肠题凑的结构出现后,墓室主人被确定为一个王,合阳侯刘仲和棠邑侯陈婴被彻底排除了。

接着清理出超过一吨重的古钱币,通过鉴定确认这批古钱币是四铢半两钱,它流通的时间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早期。荆王刘贾也就被彻底排除了。

在挖掘王后墓时候又出土了金缕玉衣的残片及玉棺。价值连城、造型精美的玉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珍贵程度甚至超过了金缕玉衣。

算上之前发现的,玉棺现存世仅有三座。金缕玉衣被盗墓贼砸得非常的碎,只剩下极少数的残片,没有办法修复。

但玉棺上的玉片还保留了很多。之前的两具玉棺出土的时候就很残破,恢复得很勉强。大云山的这口玉棺则清晰地展现了玉棺的结构以及玉片贴的位置。

改变了之前玉棺玉片贴在外面的认识——应该贴在里面,更加符合古代人丧葬的习俗,更加合理。

在兵器坑清理的最后阶段,惊现了一件神秘的兵器——铜铍。一般认为在秦朝之后就失传的铸造工艺,又出现了在这里。

之前出土的运用暗花纹工艺最有名的文物是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

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的暗花纹图案是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但是这把铜铍暗花纹图案却是曲线形状的,比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都更加复杂。

最后直到墓主人的墓室出土了一枚带有“江都”铭文古代封泥和其他带有纪年的古代器物,最终确认了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

本期探索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zlyy/26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