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绿潮防控i自然全媒体

白癜风防治专项援助 https://m.39.net/disease/a_t5oft8k.html
徐军田(右一)在紫菜筏架上采集样品江苏海洋大学供图陈晓艳每年4月~5月是南黄海海域绿潮暴发的危险期。今年3月中旬以来,江苏海洋大学藻类生物学科研团队“兵分三路”,北起山东省威海市,南至海南省三亚市,沿着海岸线在潮间带和近海紫菜养殖区开展采样作业,采集了大量海水、藻类等样品。“通过多点、多源采样,有助于研究绿藻分布范围及其生长特性,寻找绿藻的生物学规律,为绿潮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该团队成员吴亚平说。据介绍,紫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被誉为“海洋蔬菜”。紫菜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按照传统的紫菜栽培模式,紫菜养殖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紫菜筏架上附生的绿藻一旦脱落,在适宜的海水环境中可迅速扩张。因此,如何减少在紫菜栽培过程中绿藻的附着、实现紫菜生态化养殖,是紫菜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必须尽快解决。那么,如何克服传统紫菜栽培模式的短板、推动紫菜养殖技术革新?年初,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院长徐军田带领藻类生物学科研团队,对紫菜养殖筏架上绿藻的构成和分布进行详细调研。历经半年多的采样分析,成功绘制了“紫菜筏架绿藻分布图”。一般而言,紫菜养殖的周期为每年10月~次年5月。要想搞清楚绿藻分布情况,就要在这个周期内尽可能多进行实地采样。为探明紫菜养殖筏架上附着绿藻的生长情况,从年3月起,徐军田多次组织团队成员到各地进行采样调查。“每次采样至少有6个点位,带回来的样品有数十瓶(袋)。”团队成员马静介绍,“采样区域多为淤泥质的滩涂,退潮后有数十公里宽。由于地质条件特殊,采样时大多要步行前往。”近日,团队成员程国强带队赴现场采样。他说:“团队绘制的‘紫菜筏架绿藻分布图’数据翔实,为研究黄海绿潮暴发机制、科学防控绿潮提供了决策依据。”近年来,该团队着眼未来,与水产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生态立体防控绿藻技术体系。针对紫菜栽培过程中绿藻大量附着的问题,团队研究针对紫菜养殖筏架竹竿、缆绳等开发了新型替代材料以及配套工艺,进一步完善了现有冷藏网操作技术流程,形成了针对绿藻浒苔清除的新型冷藏网技术,并开发了针对绿藻的新型除藻剂,可有效杀灭筏架附着的绿藻。此外,该团队基于生态立体防控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了绿藻防控紫菜生态养殖示范区,评估整体防控效应。“紫菜养殖产业的健康化、生态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沿海地区老百姓的‘钱袋子’、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一盘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格局’。”徐军田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养殖示范区,加强技术集成和科技成果推广,在保障紫菜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基础上,加快绿藻防控技术创新,力争取得更多的生态效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zlyy/267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