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在变这项60亿大工程,打造新形象

今年3月我市启动市区黑臭水体整治暨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打造“水城绿都”城市新形象盐城,60亿治水!项目总投资60亿元,涉及面积约平方公里,各类河道条、总长公里;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水绿文化提升、污水处理工程,先治标、后治本,最终实现标本兼治;建设分为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和提升保持三个阶段。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水绿文化提升、污水处理工程,既治标又治本,从根本上提升市区水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岸绿景美、人水相亲”的湿地水城绿都。最新进展来了!自3月正式启动以来,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扎实有序推进,首战告捷。9月15日,顺利完成了包含34条黑臭水体在内的第一阶段所有38条河道的清淤施工任务,累计清淤方量约30万方。第Ⅲ防洪区东至通榆河,北至新越河、新洋港,西至大马沟,南至小新河、三墩港,涵盖盐城市区亭湖区、盐都区、城南新区等三个区属,是市区的核心区。河道整治包括清淤、截污和水生态,其中,河道清淤是黑臭水体整治的一个重要子项工程。今年3月15日农庄河清淤启动,标志着黑臭水体河道整治攻坚战的打响。在汛期到来之前的6月21日,我市展开了23条河道的清淤施工,并完成了其中的10条。在汛期的7月21日,恢复了包含34条黑臭水体在内的第一阶段所有38条河道的清淤施工,加大设备人员投入,昼夜奋战,最终按9月15日的计划节点顺利完成清淤工作。1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区黑臭水体整治暨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为期三年,按照项目时序进度,将于今年年底消除市区黑臭水体。清淤疏浚是消除黑臭水体的关键一步,它连通区域内条河道,处理解决底泥污染,确保市区内河河水清澈、水流通畅。“本工程河道清淤,在高峰期投入施工人员超人,泥浆泵组50台,挖掘机、槽罐车、抽水泵、发电机等辅助机械设备余台。”市区水环境治理项目总工程师叶向荣介绍,部分河道排口较多,流量大,加之汛期雨水较多,交叉河道水位高,水流急,打坝难度高,致使抽水困难,冲淤缓慢。为加快工作进度,一方面由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协调市排水处向防洪区外抽水降低水位,另一方面项目部加大投入,采用大口径抽水泵与泥浆泵相结合的方式抽水,提高效率,缩短抽水时间,赢得更多冲淤时间。关于底泥的处置,也早已有所规划。目前淤泥放置一些低洼的储泥区里,将来这些底泥会统一集中处理。由于市区河道淤泥污染源多为生活污染,呈现富营养化,几乎不含重金属污染,项目组将淤泥在处理厂经浓缩、降解、消毒无害化处理之后,再资源化利用,用于园林肥料、地形塑造、制造砖瓦等方面。持续开展的河道整治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与点赞。位于盐城师范学院北侧的朝阳河,因垃圾成堆、黑臭难耐、蚊虫泛滥,周边居民苦不堪言,被群众称为“新世纪的龙须沟”。本次河道清淤,让附近的群众看到了改善环境的希望,“多少年了,以前也整治过几次,但没有像今年这样彻底,河内那些脏的淤泥全部清除。现在我们也能经常开窗透透气了,黑臭水体整治为居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水灵动了,城市才会灵动,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过得更加有灵气。”家住附近的大爷葛玉军说。下一步黑臭水体整治将展开沿河截污管道工程的攻坚战,通过河道清淤与沿河截污工程的实施,将实现“河道底泥不再释放污染物,沿河污水集中收集不下河”目标,双管齐下,快速消除河道黑臭,提升河道水质。盐城素有“百河之城”美称。水环境治理,不只是我市全力打造“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水城绿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更是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建设生态宜居新盐城的重要举措。要想美,先治水水环境治理工程的推进让水绿盐城建设跃上新台阶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盐城正向我们款款走来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zz/267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