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迎战梅花的24小时

白癞风怎么治疗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643287.html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每一名群众的安危,都是救援队员的牵挂。

16日下午,福城桥畔,石狮昂首,夹河里水浪滔天。市民刘玉鹏路过桥畔掏出手机,录下夹河汹涌奔流的视频,便扭头走向回家的路上。

刚刚过去的一夜,台风“梅花”过境烟台,狂风呜咽,暴雨倾盆。这一夜,有人伴着窗外的风雨声安稳入睡,有人冒着风雨抢险救援守护福山。

防灾救灾是一场考试,考的是责任,更是担当。

医院,32岁的大货车司机胡海鹏正在酣睡。凌晨6时许,他被福山区臧家庄东杏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李长林及救援人员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感谢政府救我儿子,现在他正在恢复中。”胡海鹏的父亲激动地说。

9月16日11时,清洋街道工作人员来到东留公清理淤泥加速积水排出;13时,在高疃,工作人员正在对破损进村路进行抢修;17时,门楼水库管理房外,水库管理员揉着干涩的双眼,继续瞪起眼睛观察泄洪量……

备战、迎战,福山全体机关干部一夜不眠。截至记者发稿时,台风过境,平安度汛。

迅速集结

哪里有险情就冲到哪里

“目前哪里雨情最大?”“各地情况怎样?”……15日22时许,福山区应急指挥中心灯光如昼,市委、市政府多位领导连夜到福山调度检查防汛应急工作,并立刻调配紧急物资以及冲锋舟、龙吸水等排水设施运往救援一线。

与此同时,由市应急、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专业救援队伍同步赶往福山开展各类救援任务。福山区委书记李金涛和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东霖坐镇指挥部,主持会商防台防汛工作。会议室的大屏幕上,画面牢牢锁定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的路径。

作为指挥中枢,科学调度是关键。听完气象、应急、水利情况报告,福山区防汛指挥部门迅速进行会商研判,会议室内指令下达,各工作组早已飞速运转起来。

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台风“梅花”的实时走向以及水雨情数据;一份份文件,从各地防指密集传递上来进行汇报;一组组防汛应急队伍迅速集结、一批批救援设备迅速到位……福山区各镇街园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进入迎战、实战状态,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加强值班值守。

9月15日19时50分,福山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集结人防汛应急队伍。“各位,群众需要我们!一定注意安全!马上出发!”福山区应急局局长李国华启动响应机制,下达集结命令,名应急人员携带防汛应急物资装备集结待命。防汛应急队伍分成5个小组,查看河道安全、道路积水、低洼点位情况,一旦发现树木倒伏、道路积水险情,立即对接园林、公安、城管、交通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确保险情第一时间排除。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市城管局、应急局、蓝天救援队等单位组成的32名救援人员连夜驰援福山,对多处积水路段以及车库进水的小区开展排水工作。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队伍已持续作战一天一夜,先后帮助君悦湾等多个小区完成排水任务。

守望大坝

24小时不眠不休日夜值守

“真是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颤。”16日16时许,记者在门楼水库溢洪闸见到门楼水库管理中心主任徐尧章时,他对记者如此形容。此时,他正紧盯水库泄洪口的数值。

“昨天的降雨量,相当于两个门楼水库的水量!16日,门楼水库打破了年建库以来的历史记录,达到建库以来最高水位、最大库容、最大泄洪流量!面对流域内短时间集聚的洪水,水放慢了,上游的村庄农田受不了,水库自身有安全隐患;水放快了,下游的河道和城区承受不了。”徐尧章神情凝重,“这涉及到水库上下游千千万万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就要精确泄洪,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记者了解到,门楼水库的洪水调度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水雨情遥测和分析计算来完成。简单来说,主要通过遥测系统收集上游测站降雨和河道流量信息,通过产汇流模型计算得出洪水总量和洪水趋势。

“我们的洪水分析研判在防汛过程中是不间断进行的,需要不断根据更新的信息进行动态补充和纠偏。”福山区门楼水库工程建设科科长鹿维鑫介绍,水库流域的洪水产生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地形,比如说平地、山坡,甚至农田、果园,对产汇流的影响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洪水调度是伴随防汛过程中一个不间断的过程,重要且繁重。

截至16日下午,门楼水库水库溢洪闸提闸十孔,已经入库洪水1.5亿立方米,现在已经泄出去的洪水达到1.4个亿,相当于水库已经泄掉了一个门楼水库库容。

汛情期间,门楼水库管理中心室内灯光如昼,不眠不休。

“水库工作人员排好了班,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守。即便这样,我一般也睡不了完整觉,电话随时都会响起来。”鹿维鑫告诉记者。

彻夜抢险

居民的诉求就是集结号

“风雨就是集结号。”福山区各职能部门、镇街村居全员集结,与志愿者一起,共迎风雨,共战台风。

9月15日16时40分左右,清洋街道澳城苑小区一期地下车库进水。社区书记及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对地下车库内车辆进行紧急疏导至安全位置;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带领抢险人员及设备赶往现场架设设备排水。经抢修,澳城苑小区于21时30分将地下车库内积水排空,22时正式恢复供电。

清洋街道格中家属楼小区内路面积水严重。17时,星河城社区书记及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清洋街道应急组也带领抢险人员及设备赶往现场,调度抽水机对雨水管道外溢进行抢险。应急组全力抽水,社区工作人员与热心群众一起扛沙袋堵楼道,防止倒灌水流淹没居民小棚。从17时到凌晨3时30分,在街道应急组、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10余小时的奋战下,终将小区路面积水排空,保障了居民的出行安全。

据悉,福新街道当时成立了60人应急突击队,分配在9个防汛口进行值守。15日21时58分,持续降雨导致河道水位暴涨,君悦湾小区东侧水面已上涨淹没河岸边缘土地,小区地下车库进水。应急队立即启用防汛冲锋舟,运送12吨水泥、包沙袋,连夜施工,持续工作11小时,终于在16日上午9点成功堵住小区车库进水口,车库水量停止上涨。随后,他们又开始了排水工作。截至记者发稿时,排水工作接近尾声。

因老旧小区改造尚未完工,盐场居委会祥云小区排水管道未接入雨污主管网。15日22时45分,盐场小学门前积水30厘米,盐场小区内积水约50厘米。防汛突击队紧急联系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连夜调动4台大型水泵进行抽水外排。因为雨量太大,效果不佳,防汛队又立刻安排挖掘机临时挖出排水道,向小区外排水疏通。16日9时,盐场内道路恢复畅通。

15日20时,阳光首院小区断电。福新街道防汛突击队立即组织抢修队对断电进行抢修。22时29分,阳光首院电力抢修成功,居民家中通电。

晚23时5分,突击队巡查发现臧家居民区停靠在路边的20余辆车存在被淹的隐患,突击队立即通知车主撤离车辆,保证了居民财产安全。

生死救援

为了每一名群众的安全

9月16号5时30分,随着救护车呼啸而去,福山区臧家庄东杏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李长林和救援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在白洋河畔奋战10小时,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将困在险境的大货车司机胡海鹏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当天,根据省市区各级要求,福山区全力投入台风抢险中,及时协助当地政府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

“救命啊,救命啊!”李长林和村委工作人员在河畔发现正在求救的胡海鹏。“快报警,我们兵分两路。”见此场景,李长林当机立断,将工作人员分为两队,一队继续护送转移村民,另一队留下开展紧急救援。

“我熟悉村里地形地貌,我申请和救援人员一块救人。”李长林挺身而出,和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等一线工作人员不断安慰困在河畔的胡海鹏。

受地形因素影响,这里水流湍急,救援难度大。李长林和现场救援人员多次采用“活饵”救援方案,但是均未成功,体重斤的李长林险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时间就是生命,在生命面前,不能有丝毫差池。

多次“抛饵”不成功,李长林就决定实施第二套救援计划,他和救援人员冒雨徒步前往两公里之外的山地实施救援,和“活饵”救援方案同步进行。岸边的救援人员一齐用力拉救援绳,终于将胡海鹏拽上岸边!

说起胡海鹏家人闻听救援成功感动的场景,李长林数度哽噎:“值!生命太珍贵了!”

几乎与此同时,高疃镇西宋周村有三名村民被困,福山门楼、高疃消防救援站与市消防支队增援力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施救援;臧家庄镇前法卷村一男子从玉米地里打来求助电话,福山区临港工业区消防救援站立即赶赴现场,背扶男子成功脱困;福山区经济开发区东杏山村两名七旬老人被困家中,消防救援人员携带绳索下水走到老人家中,将他们背扶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据悉,截至16日12时,福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应急处置17次,出动救援力量人次,转移群众20人,营救被困群众31人。

联合作战

多部门齐心战“梅花”

本次降雨开始,福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分兵把口,冲锋在前,带领防汛队员一直在积水严重路段处理积水险情,持续作战两天两夜。为了迅速排掉积水,每个人都顾不得湿透的衣服,冒着暴雨打开排水井篦,徒手清理堵塞垃圾。大家心中只有一种信念,尽快排除积水,保障人民出行安全。

福山区公安分局部署警力,连夜驻守在夹河沿岸桥梁,劝导驻留行人,疏导过往车辆。同时,部署警车和民警,沿夹河两岸不间断巡逻,随时准备救助遇险群众和车辆。

福山区交通运输局充实完善了5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及时清除路面淤泥等障碍物。同时,组织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对县级道路开展巡查巡检,现场处理排水不畅、雨水箅堵塞等情况。

在此次防台防汛工作中,福山区各部门还积极协助危房和洼地人员转移、道路清障,以及老弱病残人员关爱等服务。各镇街和部门机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下沉防汛防台一线,协助结对村(社区)开展连心服务,让每一位群众在台风面前都能感受到网格的温暖。

据悉,截至16日晚,福山区开展应急处置次,出动队伍支人次、装备台套,实施排水作业12.52万立方米,转移群众名,营救被困人员71名,实施电力设施故障排除作业28次,巡查危险点位作业19处,实施发电和抢险排障作业70次。

正因为有了这些“逆行者”的不畏艰险、逆风而行,才筑起了福山区防台防汛的铜墙铁壁;也正因为有了这群守望相助的身影,才能让福山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梅花”。

YMG全媒体记者邹春霞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dzz/26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