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高热惊厥的处理原则与宣传

概念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的39℃或39℃以上的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称“小儿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俗称抽风。

背景知识

病因:小儿惊厥的病因从按感染的有无的角度来分,可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

1、颅内疾病

(1)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

(2)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

(3)真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

(4)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等。

2、颅外疾病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

1、颅内疾病

(1)颅脑损伤如产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

(2)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症。

(3)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

(4)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

(5)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2、颅外疾病

(1)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

(2)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等。

(3)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

热性惊厥的类型

一、简单型:

1、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预后好。

2、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大多只发作一次,很少发作两次。

3、多于病初体温骤升至39-40度时出现惊厥

4、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恢复

二、复杂型:

1、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预后差。

2、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24小时内)惊厥发作1次以上。

3、低热时也可出现惊厥。

4、全身性惊厥持续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惊厥停止后清醒慢。

临床表现

一、惊厥

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典型表现

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二、惊厥持续状态

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为惊厥的危重型。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

主要特点

1、多发生于6个月至4岁,亦可〈6个月或〉4岁小儿。

2、多在体温骤升时(39-40度或更高)发作。

3、发作呈全身性、次数少、持续时间短。

4、恢复快,预后好,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

5、退热后1周脑电图正常。家族有高热惊厥史。

辅助检查

1、血、尿、便粪常规,血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夏季高热惊厥,中毒症状重者应用冷盐水灌肠取大便检查。

2、血液生化检查 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测定。

3、疑有颅内感染时应做脑脊液检查。

4、头颅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等可协助诊断脑肿瘤及脑血管疾病,必要时做头颅CT扫描。

5、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

6、其他检查。

急救与护理要点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争分夺秒,立即通知医生,将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扣,清除口、鼻、咽分泌物,以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对于牙关紧闭的患儿,可将缠有纱布的开口器及压舌板,置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必要时准备好吸痰器、气管插管等用具,给予吸痰,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也可减少惊厥的发生。

二、控制惊厥遵医嘱用药

(1)地西泮(安定):首选药物,对各型发作都有效,尤其适合惊厥持续状态。

剂量:0.3~0.5mg/kg,最大量婴儿不超过5mg/kg次,幼儿不超过10mg/kg。

用法:肌注或稀释后缓慢静滴,速度<1mg/min,过快可抑制呼吸,血压降低。5min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15~20分钟可重复使用。

副作用:抑制呼吸和血压,可致呕吐、共济失调。

(2)苯巴比妥钠: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

剂量:5-10mg/kg肌注,每日维持量为5mg/kg作用时间长。本药抗惊厥维持时间较长,但副作用比地西泮小,必要时4~6小时可重复使用一次。

(3)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ml,由胃管给药或加等量的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作用较快,必要时30~60分钟重复一次。

三、改善组织缺氧

惊厥时因呼吸不畅,加之耗氧量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脑组织在缺氧时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及预后都有一定的影响,故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缺氧。为避免鼻导管的刺激加重惊厥,我们常用面罩给氧,氧流量在2~4L/min,直至症状缓解为止,还要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

四、对症处理

1、控制发热

(1)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5℃时,头部置冰袋或冷毛巾湿敷,松解包被,鼓励患儿多饮水,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可少量多次的给予耐心的喂养,让其自然降温。并用温水擦洗颈部、腋窝、腹股沟的大血管处,当体温降至38.5℃时停止擦浴或给予28~32℃冷盐水清洁灌肠。

(2)药物降温:可按医嘱配合使用药物降温。口服给药,对乙酰氨基酚

15mg/kg一次或布洛芬10mg/kg一次,体温反复时可4~6小时重复使用一次,对不能口服者则选用肛门给药。

(3)针刺降温: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

(4)夏季高温季节,室内要有降温措施。

2、治疗脑水肿

持续抽搐,视乳头水肿、瞳孔两侧不等,提示脑水肿。可用地塞米松0.2-0.4mg\kg静注6h一次。同时给予20%的甘露醇1-2g

kg快速静滴,每6-8h

次。必要时科同时选用速尿,增强脱水效果。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若无严重体液丢失时,按80ml

kg

d或-ml

kg

m2体表面积,补充钠、钾,使患儿保持轻度脱水及血钠正常偏低状态,以利于控制脑水肿。

五、注意观察病情,建立静脉通道。

建立静脉通道(留置针),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若发现脑水肿早期症状及时通知医生。惊厥发作时还要注意其类型、抽搐的特点、次数持续和间隔时间,做好安全护理,防止患儿咬伤及坠床,尤其是惊厥缓解后神智的恢复情况、皮肤的颜色、口腔的特殊气味等,应做好各项护理及记录,如发生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便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六、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环境整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2次

天,给予生理盐水擦洗,保持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整洁,勤更换,防止压疮。

七、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及时向家长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时期树立信心,配合抢救与治疗。

预防

1、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注意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常备退热药,测量T,达39℃以上服药,以防高热引起抽搐。

4、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hl/18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