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尿毒症性脑病 > 尿毒症性脑病症状 > 教育整顿追记盘州市司法局旧营乡原司法 >
教育整顿追记盘州市司法局旧营乡原司法
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423/5327361.html
邵林刚,男,白族,中共党员,年8月生,年9月参加工作,年进入司法行政系统,生前任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司法局旧营司法所所长。
邵林刚同志出生在盘州、工作在盘州、奉献在盘州,参加工作28年,他理想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用生命谱写了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壮丽华章。他身患癌症仍选择默默坚守,以坚毅的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克服癌魔的折磨和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上演了一场顽强毅力与生命赛跑的精彩对决。他服从安排,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创造性地开展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出社区矫正“五走访”、“四清楚”、“四掌握”等工作经验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推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工作业绩突出,曾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榜样?最美人物”、“贵州省学雷锋标兵”、“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盘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各项荣誉和表彰25次。年8月16日10时13分,邵林刚同志因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51岁。年,邵林刚同志被司法部追授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
用生命诠释忠诚的好党员
邵林刚同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入党30年来,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对党、对人民赤胆忠诚,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勤勉工作,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14年前,邵林刚选择到盘州市旧营乡司法所工作,朋友都劝他说司法所是清水衙门,既没有实权,也没有前途,他却总是说“共产党员就是人民的公仆,司法所的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说起邵林刚,旧营乡的父老乡亲、领导干部无人不晓,“那个衣着朴素,面容清瘦、略带华发、身板单薄,肩上背挂着一个装满法律文书旧书包,赶场天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夜间走村窜户宣传党的好政策,经常带领一个小分队做公益劳动的中年汉子,就是他!”因为办事公平、正义、果断,谁家有个大事儿、小事儿都会找他处理,乡里人都亲切的叫他“苗哥”。“有纠纷找苗哥”,早已在乡亲们口中传为佳话。旧营乡党委、政府领导用最朴实的语言给予了他最高的评价,邵林刚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工作兢兢业业,一身正气,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干了很多实事、好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巨大的灾难突然向他袭来。年9月,邵林刚被查出患有舌癌,晴天霹雳般的检查结果震惊了所有人。癌症——多么可怕的字眼,正一步步侵蚀着邵林刚的生命,可他最害怕的不是病魔,而是怕工作受到影响,怕再也听不到老百姓的诉求,帮不了群众解决法律问题。就在所有人为邵林刚的病情担忧的时候,他如同千年屹立不倒的古银杏般倔强地选择了继续坚守,仍旧全身心投入工作,开始了与病魔的顽强搏斗。他边工作、边治疗,谁料想癌症再次对他发起了强大的攻击,年舌癌转移为肺癌。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他没有沮丧和迷惘,婉拒了县司法局给他调整岗位、让他安心休养的安排,带着一腔热血和坚定,怀着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赤子之心,拖着疼痛之躯毅然回到了司法所,一边治病,一边继续着紧张忙碌的工作。每次化疗之后,邵林刚都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岗位。面对领导、同志们和村民的关心,邵林刚总是说:“我热爱这份工作,活一天就要多干一天,我宁可倒在办公室,也绝不躺在病房里”。这一干就是7年,直至年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一病不起。
用真心服务群众的勤务员
邵林刚同志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基层,他对哺育自己成长的人民群众有着朴素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百姓事无小事,无论如何一定要用心对待。”从事司法行政工作14年来,邵林刚总是习惯把印有自己电话的小卡片随身携带,在赶集天、村头路尾发给群众,卡片板式多次更新,上面的电话也从办公室座机号码到如今的手机号码,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也一次次增加。他经年累月骑着半旧的警用摩托车,穿梭在旧营乡的大小乡村路上,穿梭于他“放心不下的”群众中间,用生命丈量着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诠释着“人民公仆”四个字的真谛。
年1月20日上午,刚做完化疗回来三天的邵林刚,正在办公室撰写工作计划,又一阵疼痛袭来,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正准备回家吃药,一阵急切的脚步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平静。家住旧营乡上啷村6组的村民黄光祥急冲冲来到司法所,老泪纵横地告诉邵林刚,说自己的儿子在昆明一家公司修电梯的过程中不幸死亡,但公司却不予赔偿,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悲痛无助,只能找邵林刚寻求帮助。邵林刚当时的身体条件并不适合长途跋涉,但是他仍然咬着牙忍着痛,只说了一句:“走,下午我就跟你去昆明”,果断地答应了黄光祥。当他回家准备行李时,妻子看到邵林刚满头大汗,心疼的眼泪不住地往下滚:“林刚啊,你做完化疗才三天,你上班我不拦你,可是你要去昆明,这一路奔波身体怎么吃得消啊?”。他却坚定地对妻子说:“我一定要去,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当天晚上,邵林刚拖着虚弱的病体连夜驱车凌晨3点多钟赶到昆明,短暂地休息后,就着手与责任公司谈判。邵林刚依据《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与对方据理力争,短短的两天,多番“交手”,四轮协商,责任公司发现邵林刚是行家里手,最终同意了他提出的处理建议,将之前只同意支付1万元丧葬费改为赔偿82万元,并现场签订协议办理了支付手续。但邵林刚却遭受着疼痛一遍又一遍的侵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旧营乡。当邵林刚回到家面对妻子心疼的责怪时,他却开起了玩笑,说“还是在昆明时好,我都忘了自己是癌症患者。”黄光祥逢人就说“要不是邵所长,谁还会还我一个公道?”
就是这样一个“不要命”的基层司法所长,群众的需要是他生命的源泉。他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正确疏导群众的情绪,对老百姓的事情,从不推诿,尽职尽责,全心服务,十几年来,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村干部、老百姓,没有人说过不字,都因他为群众所作的一切点赞叫好。
用大爱矫正歧途的管理者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行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邵林刚同志正是这样一位上善若水之人。
年8月17日,邵林刚准备去做治疗,一位犯交通肇事罪的社区服刑人员殷某到司法所报到。他神情恍惚,情绪低落,不停的搓着双手,言语极少。这样的情况令邵林刚十分担忧,他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和早已购好的车票,立即着手为其办理入矫手续。谈话中,他了解到殷某有两个子女需要抚养,因肇事家中变得一贫如洗,很有可能在经济窘迫的情况下重新犯罪。他背上药罐继续行走于他熟悉的乡村小道,到殷某家中及左邻右舍进行走访,消除亲友对他的歧视,了解其性格特点和专长,四处联络打听,终于为殷某在砖厂争取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他的经济困扰。问题解决了,邵林刚舒心地笑了,可在拿着延误火车票的妻子眼中,总是那辆承载着希望却早已西去列车渐行渐远的身影……
邵林刚对社区服刑人员有一个“绝不放弃”原则。年5月27日,病情稍有好转的邵林刚接收了社区服刑人员未成年犯李某。针对李某父母均在外地打工,与残疾的爷爷相依为命,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各方因素后,他制定了“未成年人,加强交流和沟通,实施开导和再教育,
自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以来,全乡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6人,累计解除55人,现在册15人,分布于6个行政村。在邵林刚的努力下,7名社区服刑人员就业,5户6人解决了低保,2户进行了危房改造,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外出打工谋生与接受社区矫正之间的矛盾,取得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为零的佳绩。但这几年却是他最艰难的岁月,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已是昔日印象,他饱受病痛的折磨,体重直线下降,化疗使他掉光了头发,常人一眼便知是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可是他仍然执着于他的工作,坚守在他的岗位上,就是这样一个用生命点燃希望烛光的司法所长,最终照亮了歧途者前进的道路。
用公正保平安的守护者
旧营乡是白族彝族苗族乡,民族习惯根深蒂固,有些纠纷一旦处置不当,极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邵林刚充分发挥自己熟悉民情民俗的优势,秉持着公平正义,纵然身患癌症,始终坚守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线。他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的重要抓手,统筹兼顾、明辩是非,情理交融又不失灵活。他勇啃“硬骨头”,化解了一件件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为民族乡的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4月20日,旧营乡八道河村山东坡顶(地名)发生一起坟地纠纷,刘姓家族和袁姓家族聚集了余人在山东坡顶,为两座旧坟的归宿争执不下。一场群体性械斗一触即发,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邵林刚迅速赶往现场,安抚群众情绪,他不厌其烦地和乡亲们促膝谈心,讲道理、普法律,现场气氛缓和下来后,他果断向乡亲们承诺“我们一定追根溯源,给大家一个交代,也请乡亲们冷静配合调查,我相信事情一定能够圆满解决”。在场的群众都愿意相信这位身患癌症还心系乡亲的司法所长,一场械斗暂时平息,但因刘氏家族居住分散,后续调查、调解工作纷繁复杂。为兑现承诺,他带着乡里的同志跋山涉水,走遍了盘州、普安县的10多个乡镇,通过找证人、查家谱、收集各种证据,找到了双方争执的症结,经过10多次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一场可能引发的群体性械斗事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保住了一方百姓的安宁。
年8月25日,邵林刚身上的癌细胞快速转移已让他全身疼痛,无奈之下,只能再次进行化疗。临行前,一件长达20年的纠纷调解申请书递到了司法所。年10月6日,管某与金某在学生宿舍因琐事发生厮打,金某用刀子将管某捅伤致死后潜逃近20年,如今被网上追逃成功抓捕。死者父母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取赔偿有一定困难,寻求司法所进行调解。这是一个死者家属等待了20年的案件,20年岁月的洗礼,死者的父母已从壮年走入了迟暮之年,没有文化,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他们解决20年的难题,邵林刚毅然推迟了治疗时间。由于双方家属对赔偿金额的争议较大,调解工作费时费力,邵林刚支撑着病体,多次奔波在崎岖的山路、往返于两家,耐心细致地摆事实、讲法律、道情理,双方当事人终于被邵林刚的诚意打动,接受了他的调解意见,顺利化解了一场20年的积怨。
14年来,邵林刚走遍全乡多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个村民组,走访余人次,每天都要面对因耕地、宅基地,因邻里、婆媳等引起的矛盾纠纷,办理的人民调解案件总数达0余件,身患癌症后人民调解案件数仍高达余起,纠纷受理率%,成功率达98%。
用勤学促善成的开拓者
邵林刚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他用心积累实践经验,结合工作需求,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内,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他在管理社矫人员的过程中采用严格执法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寓监管、教育于服务之中,创新了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他总结了一套“五走访”(即新接收的要走访,有家庭纠纷的要走访,有生活困难的要走访,重大节日前要走访,有疾病的要走访)、“四清楚”(即犯罪事实清楚、现实表现清楚、家庭状况清楚、社会关系清楚;)、“四掌握”工作法(即性格特征掌握、生活状况掌握、现实表示掌握、活动范围掌握)工作法,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推广。
为了适应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邵林刚参加了贵州大学法律专业的学习,通过增强理论功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担任旧营乡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期间,他坚持每一次的法制课都针对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和法律需求,亲自备课,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邵林刚不仅自己勤学善思,也带领司法所的同志们共同学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规范工作程序,研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他耐心细致地教授年轻人工作方法,言传身教地教育大家做好群众工作,培养群众感情,砥砺党性修养。大家说,有的人一生是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而邵林刚在司法行政工作的十几年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对群众的爱心、对工作的耐心、对同志的关心,他把生命和精力都奉献在基层司法行政事业上,他度过的是充实的一生,有意义的一生,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一生。
用清白彰显廉洁的干净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邵林刚身上流淌的是为民服务的热血,保持的是勤俭、廉政的优良作风。他充分利用自己木匠出身的技能,能省则省,最大限度地节约司法所微薄的工作经费。社矫人员参加公益劳动所用的锄头、铲子等劳动工具都是他亲自到集市上采购原材料回来加工组装,集体学习使用的桌椅是他亲手做的……他一方面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社矫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把社矫人员当亲人一样给予关怀和照顾,在组织社矫人员开展学习和公益劳动时,从来不在旁边吆喝指挥,总是带头参与,冲在一线,不怕脏、不怕累,与社矫人员同吃同干。
旧营乡的同志说“老邵是个干净的人,也是个节约的典型”,他走村入户了解民情,调处纠纷,开展援助,走访社矫人员和安帮对象,骑摩托、坐公交、搭便车、徒步前往,啃干粮吃盒饭,从来没有报销过一次交通费和餐饮费。在黄光祥工伤案件中,他帮助当事人获得82万元的损害赔偿,不仅没有从中拿过一分钱,还自掏腰包送出黄光祥儿子丧事的礼金。当黄光祥事后听说邵林刚去世的消息时,他难过地说“邵所长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一点都没有感谢他,还收了他的礼,想着找个机会还礼,却再也没有机会了”,这成了老人此生的遗憾。
年9月,邵林刚妻子被查出患有尿毒症、慢性肾炎肾小球等疾病,夫妻俩花费医药费近百万元,邵林刚不仅要忍受身体剧烈的疼痛,还要承担治病而高筑的债台,这使他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帮群众解决了困难,可他自己的困难呢?他总是默默地咬牙硬扛,从未抱怨,也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在邵林刚的灵前,省司法厅前往慰问的同志问其亲属,邵林刚临终前有什么遗愿。他的亲属说,邵林刚临终前多次对他们提出要求,说“后事要从简,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来做……”
“上善若水留美德,坚毅如山存功勋”。年8月21日上午,贵州六盘水盘州市盘龙观海陵园,松苍柏翠,风凝幡静,悲伤的哀乐在空气中凝聚出格外的悲壮,一副挽联速写了邵林刚同志的人生品格。高山仰止,在邵林刚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前来悼唁的领导、同事、群众和服务对象把对邵林刚的尊敬和不舍化作深深的一个鞠躬。邵林刚走了,留下的是摆满了整个会议室的荣誉证书和奖牌奖杯,至今仍有群众在寻求他的帮助。这个大山深处的普通白族汉子,用他孜孜不倦的忘我工作态度,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奉献自己,不求回报。
14年春去秋来,14年花开花落,14年风雨兼程,邵林刚的心始终系着这片土地,他的情牵着这一方百姓。他记得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乡亲的名字,记得每一份尚未完成的工作,记得一个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职责,唯独忘了他自己。他是一座高山,用不屈的意志,支撑起这一方的安宁;他是一片朴实无华的绿叶,甘愿平凡,默默付出;他是一汪清泉,醇厚甘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与病魔赛跑的精彩对决中,他用一生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奏响了不平凡的生命华章。
来源:凉都政法
世界那么大
扫我带你去看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