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优势 > 用青春守护一江碧水美丽中国青春行 >
用青春守护一江碧水美丽中国青春行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李川)9月19日是河流净滩日,这一天,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岸边,余名“河小青”在黄河控岛中心近平方米的河滩清理河滩垃圾超过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和这些“河小青”同时在母亲河边清理河滩垃圾的有全国29个省份的支队伍、名“河小青”,共清理垃圾近30吨。
据悉,“河小青”是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助力河长制的广大青少年的昵称。近年来,各级团组织积极探索建设“河小青”队伍体系,组织开展以河流垃圾清理、文明劝导、污染监督等为重点的经常性护河、护湖志愿服务行动,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动员广大青少年在河湖管理保护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从今年3月22日开始,团中央社会联络部以世界水日为契机,发起“河我一起,守护碧水”行动,截至目前,12万余名“河小青”积极响应,常态化开展护河行动。
把“平凡”的事情一直坚持下去
湖北省宜昌市长江边上,蓝天碧水,白云悠然,每天来游玩散步的人络绎不绝。眼前情景让人很难想象,以前这里经常能看到从上游漂下来的垃圾。江面上这样的变化,离不开一群年轻人的坚守。
“节假日到哪里?捡拾垃圾江边去!”这句口号已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青年中广为流传。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明天谁有时间?”“周末哪儿见?”……这些成了大家在朋友圈的特别问候语。
捡拾垃圾这件事看着简单,做起来其实不容易,捡的时候不觉得,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口干舌燥。有时候江滩不平整,靠水的地方都是石头和泥沙,弯腰起身稍有不慎、脚下一滑就有可能落入水中,还有水岸交接的淤泥里经常藏着锋利的玻璃渣和越拽越大的整件垃圾。
“从人们议论纷纷,到有人啧啧称赞,江边越来越干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附近的学校组织孩子们一起来捡垃圾,很多居民拖家带口来净滩。”正在净滩的“河小青”李年邦说。
四年来,宜昌市长江边的“河小青”们坚持周末和节假日都开展活动,总计服务时长近10万小时,折算下来有天。他们称自己为“蚁工”,因为就像蚂蚁搬家,在捡拾垃圾这件事上,团结协作,坚持不懈。
用专业助力净滩
“没想到这次参与组织的净滩行动这么专业,上级团组织发放了标准化的净滩手册,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净滩活动组织流程,包括活动人数及地点建议,如何踩点、准备物料乃至生成个人成就海报等基本环节,手册都给出了专业建议。”来自甘肃省天水市东顺初级中学的团委负责同志感慨地说。
以前团组织开展净滩行动,做招募海报、组织成员等有大量的工作,活动组织成本比较大,而且难以实现净滩面积、巡河长度的精确量化。为此,湖南的“河小青”队伍研发了“巡河宝”小程序,让每个参与净滩的团队都可以通过程序完成报名、招募、组织、传播等工作,同时记录巡河里程、服务时间、捡拾垃圾重量等。
“开发‘巡河宝’小程序,就是想通过建立互联网巡河平台,帮助更多的‘河小青’记录河流信息、分享巡河行动,提升组织效率,精准地统计、分析巡河成果,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用互联网的力量,号召更多伙伴行动起来。”“巡河宝”程序研发者、来自湖南的“河小青”刘盛说。
通过小程序加标准化流程,让青少年对净滩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让活动的组织更加专业省力,不少青年将周末净滩视为新时尚。
项目化运作确保实效落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长29公里的龙母河都是湖南省株洲市清蓝环保协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