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前景 > 银西高铁开通运营庆阳革命老区跨入高铁时代 >
银西高铁开通运营庆阳革命老区跨入高铁时代
银西高铁开通运营
庆阳革命老区跨入高铁时代
乘务员与庆阳站首发列车合影留念。孟捷
12月26日,国内首条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有砟高铁——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宁夏正式并入全国高铁网,我省庆阳革命老区一步跨入高铁时代,陕西省高铁网进一步完善、向北开放通道更加宽阔。当天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庆阳市、陕西省分别在三地举行了列车首发仪式,共同迎接纵贯陕甘宁的大动脉银西高铁的开通。
银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头(银川)至海口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历时整整5年,是国内首条穿越毛乌素沙漠边缘和世界上规模最大黄土高原台塬区,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有砟高速铁路,北端通过包兰通道和银川枢纽辐射宁夏和内蒙古两个自治区,中部与太中银铁路等相连,南段与郑西、西成等高铁相衔接,是连接宁夏沿黄城市群、陇东地区、关中城市群的快捷通道,对于助力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银西高铁全线设18个车站,线路自银川车站引出,向东南经吴忠市进入庆阳市、咸阳市,到西安市后引入西安北车站,正线长度多公里,其中甘肃段多公里,设计时速为公里,预留公里/小时提速条件。甘肃境内设车站7座,庆阳车站为银西高铁全线新建面积最大的站房。开通后,银川至西安的铁路运行时间由14小时缩短至3个多小时,庆阳市与银川、西安两大省会城市分别构建起1小时、2小时“经济圈”。
银西铁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银西高铁建设克服了荒漠戈壁、湿陷性黄土和缺少有砟高铁建设经验“三大”难题。高铁沿途分布众多国家级风景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连接盐池县、环县等国家级贫困县和我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三大核心产油区,是一条黄金旅游线、革命传统教育线、脱贫攻坚小康线。这条铁路的开通,将极大地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需求的成倍增长,为陕甘宁三省区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据了解,年12月26日至年1月19日为银西高铁运行过渡期,其间安排开行银川至西安北方向的动车组列车16对,其中银川到西安13对、庆阳到西安3对。年1月20日以后,动车组将增加至32对,其中从庆阳到西安、银川的4对。银西高铁开通后,“蓝暖男”CRBF型“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上线运行。
汽笛鸣响董志塬老区迈向新征程——写在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之际
12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至陕西省西安市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这是国内首条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有砟高铁。飞驰的高铁,让陕甘宁三省区的人民无论是“常回家看看”,抑或想“多出去走走”,都变得更加便捷。
银西高铁纵贯陕甘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头(银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塞上江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甘肃段全部在庆阳境内。开通后宁夏正式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庆阳革命老区一步跨入高铁时代,陕西向北开放的通道更加宽阔。
银西高铁穿越庆阳市境内的“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是纵贯庆阳南北的大动脉。这条路再度缩短了庆阳与西安、银川两大省会的距离,庆阳与西安、银川构建起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
银西高铁开通运营庆阳站首发列车“蓝暖男”CRBF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孟捷
一
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银西铁路调整可研报告,12月控制性工程庆阳隧道开工;年4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政府批复银西高铁初步设计,9月全线开工。
银西高铁穿越了毛乌素沙漠边缘和黄土高原,沿线地形破碎,地质发育特殊,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在穿越庆阳市境内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土层最深厚的黄土塬面董志塬时,由于土质疏松,地下水发育复杂,施工变得更加艰难起来。
上阁村隧道全长米,地处董志塬腹地,是国内外罕见的深厚软塑黄土地质带,隧道开挖时极易沉降、变形,甚至突水、涌泥、塌方,被业内专家称为“雨里挖掘、泥里支护,在淤泥里打隧道”,是一道世界级工程难题。
“隧道含水率高达33%,在全线风险最高、难度最大,也是影响银西高铁能否按期顺利通车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中铁二十二局银西铁路甘宁段项目部总工程师杨长青说,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
年,上阁村隧道一号斜井掘进过程中遇到突发沉降。“当时沉降达到67公分,对于黄土隧道来说,正常沉降一般每天不超过5毫米。超过5毫米就要及时进行观测和处理。”杨长青说,在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行走。
为确保施工安全,杨长青立即安排所有施工人员撤离,并组织技术人员在安全地带对沉降现象进行观测。紧接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会同国内专家联合攻关,反复论证,首次采用“防结晶、可维护”排水系统等多项新技术,成功攻克软塑性黄土坍塌这一世界性难题。
年10月开始施工,年6月底贯通,历时天。“作为建设者、见证者,有幸参与这样的攻坚克难,看着动车从隧道呼啸而过,我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和自豪。”杨长青说。
据了解,银西高铁全线高风险隧道10座,庆阳市境内就占了6座,因此庆阳段成了全线重难点工程最为集中的路段。在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施工人员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破解了许多建设难题,为整个高铁顺利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月26日,庆阳站站前广场人头攒动,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住老区人民欢迎银西高铁的热情。
二
年7月1日,西安至平凉铁路客运全线开通,庆阳境内有15.63公里的过境段,全部在宁县长庆桥镇,虽为时速公里/小时的客货两运铁路,但结束了庆阳没有铁路的历史。
长庆桥镇与陕西省长武县和平凉市泾川县毗邻,距庆阳市区和宁县均1个小时左右的汽车车程,同时与庆阳市其他县较远,西平铁路对庆阳可以说“远水难解近渴”。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红色历史璀璨,能源资源富集,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岐黄文化独树一帜,民俗文化精彩纷呈。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庆阳对铁路的渴望日甚。
因为沟壑纵横、山川阻隔,在庆阳,有的群众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有的群众一辈子没有见过火车,老区人民对高铁期盼已久。
冬日的黄土高原,透着阵阵彻骨的寒气,庆阳“北大门”甜水堡更是寒冷异常。然而环县甜水镇大良洼村赵建海新搬的家里,却窗明几净,暖烘烘的,赵建海还不时拾掇着客厅里的盆栽。
年初,赵建海接到为银西高铁“让路”的通知。这对于在此居住了40多年的赵建海一家,可以说故土难离。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看出了赵建海一家的顾虑,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给他们介绍拆迁安置点的情况,并详细讲述了高铁开通为当地带来的种种便利。
年5月1日,赵建海一家为高铁“挪窝”,搬入新家。“和老人再三商量后,觉得高铁来了是天大的好事儿,老几辈子都不知道高铁是个啥,不能纠结于小家情怀。”赵建海笑着说。
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赵建海还在家门口就了业。年8月,赵建海被聘为铁路巡线员。“我与同事倒班,每个月工作15天,收入0元。”谈起巡线员的工作,赵建海连连点头,“看到高铁从身边经过,就莫名高兴。”
因为各种原因,赵建海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他说自己没有读好书、没有走出去是这辈子的遗憾,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乘坐高铁走出去,到外面广阔天地长见识、学本领。他还憧憬着,抽时间带着老人,乘着动车,去看看大城市的“花花世界”。
银西高铁建设中,庆阳沿线很多群众主动搬房子、腾地方,给高铁“让路”。甘肃省把银西高铁项目列为省列重点项目,庆阳市建立重点项目协调抓促工作机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协调包抓,市直相关部门及铁路建设单位具体落实,一体推进银西高铁庆阳段各个项目建设,确保老区人民尽早“圆梦”。
高天厚土看庆阳。
三
飞驰的高铁,奔腾的梦想。近段时间,银西高铁开通的消息,在庆阳,热了大街小巷,火了网上网下,成为全市最热门的话题,很多人也在盘算着高铁出行计划。
开通当天,庆阳各车站门前锣鼓喧天,人潮涌动,随处可见喜庆的场景、喜悦的场面、甜蜜的笑容,庆阳人一步跨入了高铁时代。
银西高铁正线长多公里,其中甘肃段多公里。途经庆阳市环县、庆城、西峰、宁县4个县区,自北向南设甜水堡、洪德、环县、曲子、庆城、庆阳、宁县7个车站。
甜水堡车站是设在庆阳市最北端的高铁站,车场规模为2台4线。洪德属于越行站,不办理客运业务。曲子车站站场规模为2台4线,可容纳旅客人。
环县车站站房建筑面积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旅客人,采用人脸图像采集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