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发展 > 节气植说丨二十四节气夏至附精美壁 >
节气植说丨二十四节气夏至附精美壁
原创郭江莉上海植物园
夏至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既是农历五月中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这段时间,上海迎来了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梅子黄熟,丰沛的雨水滋润花草树木的生长,为上海植物园的夏日带来了勃勃生机。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由来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夜晚观测北斗七星斗柄正指向午的方向。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是北半球各地全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在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上海地区酷暑漫漫,有什么说辞解释吗?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冬日“数九歌”,其实,夏日是有“夏九九”的。“夏九九”是以夏至当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一共也是九个九八十一天。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时期,遗憾的是它流传不广,其实“夏九九”同样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时间与物候的关系。
《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夏至日之后,阴气生而阳气始衰,古人认为鹿属阳兽,所以阳性的鹿感阴气后角便开始脱落,其实不同物种的鹿脱角时间不同,有些鹿一辈子也不会解角。
二候:蜩始鸣
蜩即是蝉,俗称知了,末龄蝉猴在夏至时节爬出地面,金蝉脱壳后雄蝉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草本植物,居夏之半而生,故名。有药用价值,在夏天过半的仲夏时节生长。
精美壁纸
夏至风俗
庆丰收,祭祖先。夏至作为古代最重要的节气之一,自先秦以来就有着国家主持的祭祀活动。如《周礼》中有:“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的说法。地示即地神,物鬽即百物之神,也就是各种魑魅魍魉。这句话是说,在夏至这天要主持祭祀地神和百物之神,从而可以避免饥荒、瘟疫灾害。这两个愿景也是夏至各类节俗产生的主要原因。
各地食俗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江南各地,还做制作麦粽、角黍、李子、馄饨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除面食外,我国有的地方要吃凉粉、凉皮,有些地区还要喝凉茶,吃荔枝、吃茶叶蛋。
上植夏至花讯
夏至时节,夏木荫荫,在上海植物园不仅能体验盛夏的凉爽,还可观赏到如下植物的盛花期:
莲Nelumbonucifera,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莲就是我们俗称的荷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是对它高尚品质的最好诠释。
观赏地点:园内各水域
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栀子花冠洁白,花径大,具有浓厚的香气,是优良的观花、芳香栽培品种。
观赏地点:2号门寻芳庭、广玉兰大道等
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常绿灌木。又名水枝锦、水芝锦或水柳,株丛整齐,耸立而清秀,花朵繁茂,花序长,花期长,是水景中优良的竖线条材料。千屈菜为药食兼用野生植物,在中国民间作为野菜食用已有悠久历史。
观赏地点:园内各花坛花境
香桃木Myr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