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透析ldquo失衡综合征rdq

李大姐平时是个热心人,平时喜欢逛逛菜市场,见人爱打招呼,可是一件烦心事却不常为人知。原来李大姐的肾脏病又加重了,医生让她开始做血液透析治疗,对于血液透析李大姐是早有耳闻,有一定的了解,可当自己要进行治疗时却总有点接受不了。

李大姐最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开始她的首次治疗,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但随着透析结束回到家中,李大姐出现了头晕、恶心、嗜睡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后经医生诊断为透析“失衡综合征”,而什么是透析“失衡综合征”(dialysisdiseqilibriumsyn-drome,DDS)呢?

01

透析“失衡综合征”定义

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症候群,常持续数小时至24小时内消失。由KENNEDY等于年首先描述。是指由于透析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导致为主的一系列神经症状。

02

易发人群

易发生于首次透析、诱导透析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间隔太长及透析不充分、使用高效透析器患者,常出现在每次透析结束前或之后不久,发生率3.4%~20.0%。

03

易发时间

是在透析开始后1h至透析后半期或结束后数小时内出现的一过性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持续数小时至24h后消失。

04

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透析后以尿素为主的物质在脑组织与血液间的分布不均匀及pH值不均衡引起的脑水肿。

(1)“尿素反向效应”

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和体液潴留过多,在首次透析或透析诱导期,血浆中的毒素(尿素、肌酐等)水平下降过快,由于血脑屏障作用,脑脊液的尿素浓度下降缓慢,血脑之间产生尿素浓度梯度,从而产生渗透压梯度,使水进入脑脊液中,即尿素的反向渗透效应,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

(2)血液与脑脊液之间的pH失衡

尿毒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透析后血液中pH、HCO3、PaO2均升高,说明血透能很快纠正酸中毒,由于CO2通过血脑屏障弥散较快,而HCO3通过较迟缓,造成脑脊液中pH的改善较迟,使脑细胞酸中毒持续存在,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另外,尿毒症时血pH值下降,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低,容易解离,经过透析,血液中的酸中毒得到纠正,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加,更容易引起脑缺氧。

05

原因及临床表现

常见于肾衰竭患者尿素氮、肌酐等毒素很高,尿毒症症状明显的情况,尤其见于首次透析或透析诱导期患者。使用大面积透析,或高效透析器,或超滤脱水过多的患者也可引起失衡综合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停顿一段较长时间后再重新透析时也易发生透析失衡。

大多数透析“失衡综合征”出现在首次透析或透析诱导期,脑型透析失衡综合征的脑电图是正常α波消失。不同程度的透析“失衡综合征”症状表现如下:

06

处理预案

①轻度透析“失衡综合征”不需终止透析,降低血流速,改用单纯超滤,提高透析液钠浓度等措施;

②中重度透析“失衡综合征”应立即终止透析进行抢救:立即注射50%高张葡萄糖40~60ml或3%高张氯化钠盐水40ml;

③吸氧,对症止吐,症状明显的给予25%甘露醇ml快速静点(无尿者慎用);

④抽搐可以给予地西泮10mg(推注时注意呼吸);

⑤血压过高者给予降压治疗;

⑥门诊患者需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

07

预防措施

①首次透析患者时间不超过3小时(通常2小时);

②避免选用大面积高效透析器;

③血流速<ml/min,超滤脱水不宜过多;

④诱导透析应循序渐进,尿素氮下降<30%~40%,透析液钠浓度~mmol/L为宜;

⑤对常规透析容易失衡的患者可以考虑血液滤过;

⑥教育患者透析间期控制体重增长,防止超滤脱水过多。

综上所述,对于首次透析或是尿毒症症状明显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防止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危害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蒋红利.血液净化手册,8.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第3版),.

[3]重庆医院肾内科《透析失衡综合征》

[4]洪世琼.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37(1):-.

HD+HP治疗图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dzz/1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