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淤泥 > 淤泥优势 > 西湖十景以湖光山色闻名,曾经的宫廷酒坊, >
西湖十景以湖光山色闻名,曾经的宫廷酒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对杭州西湖风景很高的评价,似天堂一样美丽的西湖,常被游客称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环湖一圈的风景区很多,但要数最繁荣、游客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白堤与苏堤连接处的岳庙一带风景区。那里景点众多,其中的曲院风荷是环西湖最大的公园,游客流量也最多。
曲院风荷优美的风景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是西湖十景之一,占地14公顷,从跨虹桥畔的碑亭,沿岳湖、金沙港一直迤逦数公里到达卧龙桥外的郭庄。有曲院、风荷、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进入景区,树荫蔽日,路径曲折,移步移景,古朴典雅的廊、轩、亭、阁傍水而建,与周围的公园、荷塘、西湖相映成趣,是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
曲院原名“麯院”,据史料记载,原是南宋朝廷开设酿制官酒的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金沙涧流入西湖处,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由于近岸湖面种植了许多荷花,每逢夏日,荷叶田田,荷花妖娆,清香沁人,因而被世人称为“麯院风荷”。后来南宋灭亡,麯院逐渐衰芜、湮废,湖岸的淤泥也越积越厚。
南宋建都临安后,高宗皇帝偏安西湖,在西湖边的洪春桥堍设立了酿酒麯院,广招天下酿酒能手,专门为宫廷配制美酒。当年的麯院酒坊也是风光无限,建造得很是讲究,亭、台、水、榭,一应齐全,围绕着院前的大池塘。池塘内种植了各种名贵荷花,竞相开放。满院的红、白荷花清香四溢,混合着酒坊中飘出来的酒香,使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
相传,南宋四大画家之一的马远,曾在夏季到麯院游玩。步入荷花丛中,南风吹来,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浓郁的荷香、酒香,不禁酒兴大发,一边欣赏着各种荷花,一边端碗连饮三大碗混合着荷花粉的佳酿。并趁着酒兴为酿酒老人画了一幅水墨荷花,在意犹未尽之际,题上“麯院风荷”四个字。从此,“麯院风荷”便出了名,成为了“西湖十景”之一,麯院酿制的“荷香酒”,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大名酒。
在南宋后的漫长岁月里,麯院荒废,湖边淤塞。清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时,把久废的旧景移到了苏堤边的跨虹桥,并亲题“曲院风荷”四字,建亭立碑,就是现在跨虹桥畔的碑亭。可惜这个千古一帝将“麯”写成了“曲”,把这个古时候的宫廷酿酒坊变成了迂回曲折的赏荷胜地,老百姓都心照不宣。后来乾隆皇帝在游江南时,在石碑的背面针对此事,刻诗进行说明,意思是康熙借改“麯”为“曲”是倡导“厌恶旨酒”,警告后世不可以“以酒亡国”,此碑留存至今。
如今,“曲院风荷”更加富丽多彩,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赏荷,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形成了迷人的景色,在西湖边独领风骚,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游客。凝目眼前的千姿百态,使人想起宋周敦颐作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本就高洁,就象观音菩萨手拈莲花一样,慈爱宽容。希望现如今的浊世中,有更多高洁的荷花。
您喜欢江南风光吗?来过杭州西湖旅游吗?观赏过曲院风荷的荷花吗?欢迎您的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