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不良反应

氨苄青霉素有报导说,曾有一13岁患儿,因患扁桃体炎,用青霉素肌注,口服氨苄青霉素胶囊,3天后停用青霉素,继续口服氨苄青霉素胶囊,1天后出现血尿,停药后好转,两天后再次服用氨苄青霉素胶囊,晚上又出现血尿,立即停药后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恢复正常。

头孢氨苄有人报导,1例6个月的患儿,因初期肺炎,口服头孢氨苄胶囊等药,5天后,口腔出现大片白斑。诊断为头孢氨苄引发的菌群失调而至的细菌性白斑。停药后经医治3天症状消失。

头孢唑啉曾有报导,1皮试阴性的患儿,首次予以注射头孢唑啉后双眼睑略有潮红,当再次用药后10分钟即出现过敏反应。随即给予抗过敏医治,处理后住院视察,两小时后症状消失。第二天患儿再次产生过敏致急性肺水肿。立即进行针对性医治,4小时后过敏症状消失。据分析此患儿住院后又再次过敏至急性肺水肿是由于护士接触头孢唑啉后未洗手引发的。因此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运用前应做皮试,高敏患儿须与运用同类药物的患儿分开病房,医务人员查房施治前必须洗手。

头孢拉定有报导说,有3例患儿在常规剂量下用药第5~6天出现血尿,立即停用头孢拉定后血尿当日转淡消失(未作其它任何处理),随访6个月至1年,尿常规正常。临床分析认为,血尿的出现与用药剂量无关,可能与肾间质急性损伤或个体差异有关,但应用时仍应高度警惕。

头孢哌酮有人临床视察发现,1例肠炎的患儿静滴头孢哌酮,滴注5分钟后,面色发绀,四肢发凉,呼吸不规律,心跳微弱。医生速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碳酸氢钠静脉推注,同时给予按压人工呼吸,抢救30分钟无效死亡。

国内有人曾报导新生儿于第一次用头孢哌酮后4~7天出现出血现象。其中便血两例、呕吐物带血1例,皮肤血肿4例,瘀血斑、脐部渗血各3例,注射针眼出血不止两例,肉眼血尿、呼吸道少许血性分泌物、鼻衄各1例。除1例因肺出血窒息死亡,其它经对症医治后恢复正常。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人员曾选出某院高危新生儿79例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其原病发为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经对比组视察比较,结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组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对比组。而且体重越低、尿布疹发生率越高,早产儿及低体重儿鹅口疮发生率较高,与用药天数无关。两种不良反应均与性别和原病发无关。

吡哌酸在“吡哌酸致儿童精神失常1例”1文中报导,1例急性胃肠炎的患儿,服用吡哌酸后,开始头痛、头胀,并逐步出现烦躁不安,手脚不自主舞动等症状,停药后改用庆大霉素口服加维生素C、维生素B1等3天后恢复正常。半年后因病自行口服该药,结果精神症状再现,停药后又恢复正常。

甲硝唑临床医治中,有医生报导,一例患儿在行阑尾炎手术前尿常规正常,手术当天及术后均静滴甲硝唑及青霉素,术后第一天就出现蛋白尿,停药第二天即消失。为了证实因用甲硝唑引发的蛋白尿,停药5天后再用该药,结果第2天又出现蛋白尿。停药两天后蛋白尿又消失。经入院后各项检查排除肾实质性病变,从而确认蛋白尿系用甲硝唑药物而至。

另外,有报导说,曾有一例患儿因牙龈炎口服甲硝唑0.2克,服药后约20分钟后,出现全身不适,手足大腿内侧及阴囊、嘴唇周围等处瘙痒。经抗过敏医治90分钟后,全身症状开始减轻。第二天进一步医治,症状逐步减缓。

磺胺类药物有报导说1例7岁患儿运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医治1周后,出现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肾病、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G-6-PD缺少的患者使用本类药物后可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儿童比成人多见,此与剂量大小及血药浓度无关。

有人报导,1例发热患儿口服小儿安,4天后开始出现全身皮肤紫癜,其间未再服用其他药物,经抗过敏等综合医治1周后全身紫癜消弱。

呋喃唑酮有报导说,两例男患儿,分别6岁及2岁,均于用药第二天出现急性溶血。溶血机制推测与细胞酶尤其是G-6-PD异常有关。

(源自:安全用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vkt.com/ways/842.html